close
一定要看完
摘自2009-08-10 中國時報
社論-監察院嚴厲糾正都治不了的老問題

 莫拉克颱風來襲,夾帶台灣有史以來的最大雨量,遠遠超過半世紀前的八七水災,暴雨不歇,重創南台灣。就在莫拉克席捲台灣前夕,監察院才剛剛為去年玫基颱風造成中南部水患,一口氣糾正了十四個部會機關,從治水不力到氣象預報不準,無一不是監委檢討的對象。很遺憾,莫拉克再次證明:年年颱風年年災的情況,顯然很難改善。除了不可抗力的天候因素,還有什麼結構因素或人為疏失,讓台灣年復一年地重蹈風災之覆轍?

 從監察院對卡玫基風災的糾正,做為一個檢討的基礎,監委指責中央氣象局對雨量預測不準,氣象局坦承不諱,希望能更新降雨雷達,不過,這雷達更新後,頂多「提前三個小時」知道雨量,對防災有多大作用,監委持保留態度。對比這次莫拉克颱風登陸前四十八小時,美國電視台CNN就用頭條報導這個莫拉克可能「重創亞洲」,台灣的氣象局卻只能一路上修降雨量,當CNN以美國氣象資料,用「嚴防洪水」字眼報導的時候,我們的相關部會還在慶幸缺水旱象緩解,就在這一夜之間,嘉義甚至從七百毫米上修到二千九百毫米,災害就這麼發生了。

 要求氣象預報「精準」,真的有這麼困難嗎?事實上,氣象局除了自己的預測,包括美、日的資料同樣都可掌握,累積過去寧可謹慎不可輕忽的經驗,嚴重化風災的可能性,幾乎是氣象局和相關部會面對颱風的基本動作。

 颱風災害很難完全防堵,特別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,台灣山川風貌改變,地質結構鬆動,即使經過十年休養生息,多數重災區地質仍未恢復健康,遇大雨輕易就爆發土石流,這幾乎是台灣山區年年都要面對、卻無短期解決之道的問題。至於地方首長輕忽颱風可能的災害,災情發生時人不在國內,卻把矛頭指向氣象局預測不準,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卸責說詞。

 監委也嚴厲批評中央、地方河川治理事權不統一,這個批評可以用幾個字形容:「極有見地的廢話!」極有見地,是因為監委看到了問題,說這是廢話,因為這個問題存在多年,過去還有省政府的時代,是中央、地方搶勘災,拿勘災當政績;凍廢省之後,少了一位全台趴趴走遇災民就流淚的省長,勘災沒人爭先恐後,河川治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,就更無人聞問了,每年颱風造成災害,行禮如儀再拿出來談一次,談完就又束之高閣,沒人再計較要如何事權統一。

 政府部門對颱風季節即將來臨,絕對不是無知無覺,相反的,就在二、三個月前,行政院長劉兆玄到地方視察,追蹤危橋改建工程進度,當時他為了一座橋沒發包,急得大發雷霆,結果,去年斷的橋未及修復,莫拉克就又摧毀了中南部好幾座重要道路橋梁。沉痛點看這個問題,台灣的過度開發,可能已經讓台灣的山川地質,面臨永難復原的劫難。

 河川治理是個大問題,每個人都知道其重要性,卻沒有人有這個耐心暫緩開發。九二一之後,從重災區到輕災區,無數溫泉飯店、旅館、民宿林立,沒有人思考這樣的開發適宜與否?於是年年風災都要倒毀一幢溫泉飯店,倒了再蓋,這就是台灣「災區」的宿命嗎?山區之外,低窪區更是年年遇雨年年淹,這次災情最慘烈的林邊、佳冬簡直可說是「明星淹水區」,沒辦法,這三、四十年來,屏東地層下陷已達三點七六公尺,政府想盡改善方案,從輔導養殖轉業到最簡單的建立抽排水系統,卻緩不濟急,效果有限,有類似情況的還有雲林台西,躲過了颱風,卻躲不過颱風出海後的迴南氣流,照淹不誤。

 萬事莫如救災急,行政院在南部成立前進指揮中心,掌握救災時效,更重要的,救災真得苦民所苦,別再搞繁瑣的公文流程,總統可以直接指揮調度台北市的抽水機,就像行政院長、乃至南部救災指揮官都能要求國防部加派人力。至於地方政府絕對不能只是哀哀求告或卸責控訴的角色,做為地方父母官就得在第一線安定災民之心,否則就是有負選民付託。在天災的嚴厲考驗中,台灣需要摒除藍綠,中央與地方同心,共度難關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ngmomo 的頭像
    dengmomo

    dengmomo的網路日誌

    deng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