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跨年夜在印刷廠趕工
終於順利的完成我生平第一本攝影作品集

作品集結2004年至2010年針對台北城市的創作
創作有甘有苦,有快樂,也有孤獨
預計在農曆年前後發表新書
請大家支持
以上幾張照片是我在印刷廠印刷時的新創作
以下是我書中的自序

找尋溫度

城市,因攝影而存在,因攝影而豐富,而嫵媚,而魅惑。 城市中的街道、外觀、建築、牆面,乃至城市中的一景一物給人的印象,就好比一個人的穿著打扮,就留下別人什麼樣的第一印象。相機如同一面鏡子,人因鏡子而了解自己的表像,城市也因照片而呈現出當代的表情。

當我思索著什麼能代表台北城市表情時,腦中立即浮現出布拉格的靜謐,那曾經讓我想探索Josef Sudek鏡頭下的祕境。Josef Sudek 曾以全景的片幅呈現布拉格的城市風景,我對這些照片深深著迷。與台北朝夕相處了近20 年,該拿什麼與別人分享我日常生活中的城市呢?因緣際會下接觸了這台視野可達120度、不能換鏡頭、焦距只有全焦,成品與Josef Sudek 相似,同為全景(寬幅)照片的HORIZON 202 相機。這台相機其實並非我日常工作中最熟悉的、功能性強大的高科技產物;在單眼數位相機也已普及化的這時代,人手一台數位相機隨手拍照。彼時的我卻萌生用HORIZON 202 相機為台北「造像」的念頭,想用一種最簡單、最直接卻也限制最多的相機當器材、加上黑白底片及全手工沖洗,刻意避開花俏的攝影技巧及雕琢的構圖,開始單純的面對寫意的台北。

這些年來,在台北遊走,為台北城市造像。工作之餘,總是以一種漫遊者的角色,遊走在一道道高牆築起的隔絕空間中。但我迷失,迷失在一面面廣告牆中; 試著找尋自己,反而陷在其中,無法自拔。有時會問自己,到底在想什麼?透過閱讀一張張從2004年開始拍攝的照片,我開始拼湊起這幾年的生活記憶;遠離塵囂,找回自己的童年記憶。原來我想告訴大家,我們正處於一種「真實的,看起來總是那麼不真實,而不真實的往往卻被認為最真實」的複雜城市中。

在有一次開車行經台北市忠孝東路口,等待紅燈之際,突然發現車窗外有人盯著我看。我搖下車窗,發現公車車體上的廣告人物,好比真人般的逼真;我們之間發生了幾秒鐘的靜默對話。興起了我一個念頭,「牆」存在城市的街道、人群、建築物、空間的界限中。它曾經是阻隔了空間,現今變成了另一種溝通的管道。我以當代城市中的「牆」做為創作的出發點,用這些勾起我內心欲望的當代台北符號做為創作的元素,藉由這些影像表現出具詩意、文學性的台北時空。便形成了攝影集「包圍」這章節的想法。「娛樂是一種儀式」反思的是台北人行禮如儀看待城市中的娛樂活動。 “台北肖像”則是描繪在這城市景像真假之間遇上的奇人異事。

拍攝台北絕不僅是在記錄,是想透過拍照的瞬間,留下自己當下的溫度。拿起HORIZON 202 相機遊走台北,試圖用一種更寬廣的包容心,去找尋、接納眼前所見的這一切。 透過一張張的照片,來自鄉下小孩對都市生活的好奇,訴說著種種的驚喜與感受,並拋出小小議題。希望給觀者另一種思帷空間;透過這些攝影的片段觀看現居城市,反映了當代都市樣貌與變化。藉由《遺失‧時間》攝影集的出版,除了由照片表現出電影感的詩意與浪漫外,更希望我們身處的城市文化可以被積累與傳承。

創作是辛苦的,也是甘甜的。辛苦的忍受過程外,更享受成品出現的那份甘甜。 從拍攝到手洗照片,再從照片變成紙本出版品,最感謝的是三乘影像事務所總監陳薇,如果不是她的執著熱情與對藝術的鑑賞,這攝影集是不成立的;也因為她的堅持與智慧,才能讓此攝影集順利出版且更臻完美。衷心的感謝她與三乘影像事務所曾經參與過《遺失‧時間》攝影集的所有同仁。從企劃到出版投注整整一年的時間心血,從照片的挑選集結、概念企畫、經費籌助、印刷美編到行銷發行,小侯、伯全、Rebaca、二姊,你們辛苦了。

 在世界攝影大家中,我最敬愛的是郭英聲攝影家。郭老師的作品總有一種獨特又神秘的力量,那力量是靜默的、詩意的、文學的,在我的攝影路上深深啟發著我。在本攝影集出版之際,他特別在本攝影集編輯及定位上給予我們熱切的、無私的指導與行動的支持,並將本攝影集命名為《遺失‧時間》。讓我們意外的驚喜不斷。

《遺失‧時間》攝影集除了照片影像外,圖說文字的細膩、感性與知性,完整了照片的觀點及情緒。這完全得謝謝我的弟弟博文,只有他能讓我的創作想法、文句與照片相互呼應。他獨特的書寫方式,讓這本攝影集添加了更多樣的閱讀氛圍。

常有學生問我,「拍照開不開心?」我總是不知怎麼回答。倉促之下便答道:「當興趣很開心,做為職業就不同了。」其實真正想說得是,「不管把攝影當職業或興趣,只要認真看待這件事,認真地享受過程,都很開心。」攝影,讓我比別人更有機會看到新鮮的人、事、物;攝影,它早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;透過攝影,傳達出我所看到的,或想說的話。如果把腦袋比喻成記憶體,那麼攝影就是我擴充記憶體的最佳效能。 在學時,我最受教於兩位老師, 蔣載榮 老師及 章光和 老師。 蔣載榮 老師堪稱國內對光線、Zone System及完型心理學的巨擘。 章光和 老師帶領我建構剖析照片中獨特觀點,包括羅蘭巴特蘇珊宋塔與班雅明等人,這些一直是我創作上的養分。無論工作或創作,更該感謝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黃子明,他除了在工作上的專業要求外,也不斷地要求我們求新求變。讓我能秉持著不斷創新及破除陳規的態度來面對攝影。

本攝影集的全部英譯仰賴甫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的蔡孟璇。讓看不懂中文的讀者得有機會經由我心中的《遺失‧時間》來認識台北。

再次謝謝的是我的父母及岳父母的支持。

最後,最要衷心感謝我的內人金瑛,她總是默默的支持我,平時除了得忍受我的怪脾氣外,她總在我得意時提醒我,挫折時鼓勵我,失意時開導我,還常以聖嚴師父的話勉勵我。「老婆,我真的很感謝你,也一直覺得愧對於你;只因我對攝影創作的熱愛與瘋狂,讓你為我們的家計及未來感到憂心;對不起!請允許我現在的自私。」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ngmo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