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照堂作品-澎湖鼎灣(1965)
張才作品-淡水
周志剛作品-春江水暖(1947)
吳紹同作品-水標(1947)
吳東興作品-野柳女王頭(1962)
莊明景作品
湯思泮作品-陰與陽約(1970)
黃則修作品-龍山寺(1961)
鄧南光作品
顏倉吉作品-碧潭風光
感謝TIVAC提供以上作品
「數位時代的崛起,也揭開了21世紀視覺藝術新的序幕,數位影像成了當代藝術家眼中最
炙手可熱的媒材,同時作品也開始獲得收藏的關注。台灣雖然在攝影藝術領域起步較慢,但
相同的在全球科技進步的催化下,年輕的一輩,早已融入數位時代,對於傳統攝影的質感、
價值、乃至歷史演進,可說是一知半解,這似乎暗指著部分歷史的片段,將在未來演化中殞
落。」以上是這次展出的緣起
隨著人、事、物快速的凋零與變遷,此刻及時回頭去追溯台灣第一家攝影
藝廊─「美而廉藝廊」的誕生(1953)與興衰(1970?)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意義
因它而促進了當時台灣許多攝影創作者的發表園地
而對這次展出策劃單位TIVAC執行長全會華老師就針對這次展出主題約略分為:
(一)
從郎靜山、莫一明、周志剛、李鳴鵰等攝影前輩
所傳承的畫意(沙龍)攝影,以繪畫的外形和精神作為表現的手法,注重構圖、層次的和諧美
、精心安排的處理方式,以求獲得如繪畫般的意境與美感,並包容了自由奔放的創作態度。
因此造就了台灣日後沙龍攝影的發展,促成台灣最大的攝影愛好人口與表現領域,也是最早
與國際交流的藝術團體。
(二)
帶動從日本留學回國或受西方攝影新風潮影響的鄧南光、張才、湯思泮、黃則修等
開創了紀實攝影的新視野。他們主要主張是忠於「真實」、注重影像的現實與逼真的表現,
並忠實地反映社會或事件,由於他們的努力,日後影響台灣的紀實攝影思維頗為深遠。
(三)
接續而來的就是意象攝影的出現,如李釣綸、黃金樹、鄭桑溪、張照堂等,由於受到現
代主義與表現主義的影響,攝影家追求的「個性表現」是主觀的非理性觀念與情緒反應,簡
而言之是「意象概念」的,在當時可是另類創意,成為後起之秀學習對象。
對於這次展出,得感謝這群在幕後默默付出的人,從策劃到展出的辛勞,還為此展出出了一本限量書
開展前(5月16號前)贊助出版預購價NT$900(原價NT$1,200)。欲購者可先洽詢TIVAC台灣國際視覺
藝術中心,或撥空前去繳交訂金(一本訂金NT$100)。居住外縣市訂購者請以匯款方式付清書款NT$900。
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
10492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
Tel : 02-2773-3347 Fax : 02-2773-8779
E-mail : tivac@ms28.hinet.net
這本攝影專刊可說是台灣目前為止,前輩攝影家作品收錄地最為齊全的一本攝影集,並且收錄了豐
富的文獻資料、以及知名學者與評論家的精采論述及文章。另外還有「美而廉」展場、攝影展、相關活
動的珍貴歷史照片、攝影年表等。我們鮮少聽聞「美而廉」的故事,但他確實是台灣攝影發展史上不能
被遺忘的一頁。
電匯戶名:台灣國際視覺藝術社
電匯銀行: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中崙分行 代碼012-5907
電匯帳號:590 102 016 396
展出時間.地點如下:
展 期:2007.5.19 (週六) ~7. 15(週日)
開 幕:2007.5.19 (週六)15:00~17:00
展出地點:台北市立美術館E展覽室
除此,還有系列座談活動:
學術座談系列活動如下:
第一場:2007. 5. 26 (週六) 14 : 30~17: 00
講 題 :「美而廉藝廊」的社會價值與影響
主持人 :張蒼松(自由攝影作家)
出席者:莊靈(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教授)、
胡詔凱(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)、
蕭嘉慶(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講師)、
全會華(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執行長)
第二場:2007. 6. 2 (週六) 14 : 30~17: 00
講 題:從「美而廉藝廊」攝影家的創作看台灣攝影未來的走向
主持人:全會華
出席者:郭力昕(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講師)、
黃亞紀(藝術市場策略研究,現執行台灣當代藝術連線計畫)、
姚瑞中(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)
第三場:2007. 6. 9 (週六) 14 : 30~17: 00
講 題:從「美而廉藝廊」前瞻台灣攝影博物館的創立
主持人:全會華
出席者:莊靈、
楊大本(前台北市攝影學會理事長)、
張蒼松、
賴素鈴(聯合報藝文專欄記者)
策劃執行: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
有空嗎?
收藏這本書有意義嗎?
請大家支持這項活動
- May 12 Sat 2007 01:10
「美而廉藝廊」攝影家風華再現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